債務重組后,民營煤電巨頭永泰能源(600157.SH)主營業務加速成長。
1月29日晚間,永泰能源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實現凈利潤18.5億元—20.5億元,同比增長73.86%—92.65%;扣非凈利潤15.86億元—17.86億元,同比增長107.59%—133.77%。
永泰能源表示,業績增長一方面得益于公司煤炭板塊表現優異,大幅提升了公司利潤;另一方面,公司全面推進精細化管理,效果明顯,降本增效優勢突出。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2019年進行債務重組以來,永泰能源扣非凈利潤已經連續四年增長,資產負債率亦下降至54.83%。目前,在持續發展電力及煤炭主業的同時,永泰能源還在積極向儲能方向轉型,開拓成長空間。
2022年最高預盈20.5億
永泰能源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
2018年,因外部融資環境發生變化加之前期發展速度過快,永泰能源積累債務規模過大,導致了債券違約。2019年以來,公司通過債務重組以及資產處置有效化解債務問題,發展重回正軌。
經營業績數據顯示,2019—2021年,永泰能源分別實現營收211.87億元、221.44億元、270.80億元,凈利潤為1.4億元、44.85億元、10.64億元,同比變動112.65%、3099.33%、-76.27%。
同期,公司實現的扣非凈利潤分別為0.92億元、1.95億元、7.64億元,同比增長114.78%、112.92%、291.23%,均為倍增,這也意味著,公司主業經營持續向好。
1月29日晚間,永泰能源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實現凈利潤18.5億元—20.5億元,同比增長73.86%—92.65%;扣非凈利潤15.86億元—17.86億元,同比增長107.59%—133.77%。公司扣非凈利潤已連續四年增長。
此前,永泰能源曾在互動平臺表示,2022年四季度,公司焦煤產品價格平穩運行后呈上行趨勢,公司采購的動力煤價格呈先漲后跌走勢,且隨著2023年國家對電煤價格持續調控和加大電煤中長期合同政策監督執行力度,電力燃料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公司所屬電力板塊經營情況將進一步改善,業績有望逐步修復。
在債務重組成功的同時,永泰能源財務狀況也持續改善。
截至2022年9月末,永泰能源在手現金19.41億元,短期借款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35.24億元、64.8億元,雖然債務負擔仍然沉重,但較2018年高達101.9億元的短債已有所改善,公司資產負債率亦降低至54.83%。
積極推進儲能領域轉型
公開資料顯示,永泰能源前身為原泰安潤滑油調配廠,1998年于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2009年公司確立重點向以煤炭業務為主的能源類公司轉型的發展戰略,持續收購煤礦資產擴大業務規模。目前,永泰能源主營業務為煤炭業務和電力業務,并形成了以煤電互補為基礎的綜合能源經營格局,具有一定的優勢。
永泰能源所屬煤礦及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山西、陜西、新疆、內蒙古和澳洲境內。公司擁有煤炭資源量總計38.3億噸,其中優質焦煤資源量共計9.06億噸,優質動力煤資源量共計29.24億噸,具有規模優勢和資源優勢。目前,公司總產能規模為990萬噸/年,隨著推進技術改造和產能規模優化提升,后續煤礦產能規模將突破1100萬噸/年。
近年來,永泰能源煤炭板塊營收規模也在不斷擴大。2020—2022年上半年,公司煤炭業務分別實現營收57.86億元、108.5億元、69.08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26.13%、40.07%、41.65%。
永泰能源還積極向儲能方向轉型。
2022年9月,永泰能源與海德股份共同投資設立的德泰儲能完成設立工作,公司以貨幣方式出資5.1億元、持股51%,加快推進向儲能行業轉型發展。
目前,公司通過德泰儲能在其控股企業沙洲電力開展2×1000MW機組儲能輔助調頻項目建設,項目投資金額1.5億元。去年底,德泰儲能以2700萬元的轉讓費購得全釩液流電池相關儲能技術的五項專利權和五項專利申請權,助公司快速擁有全釩液流電池及系統集成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后續研發和產品迭代能力,形成具有自身優勢的核心技術競爭力,加快推進在全釩液流電池儲能領域全產業鏈發展。
免責聲明:本網站轉載部分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其網站所有;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并對此表示最深的歉意!